(都市言情、架空历史、老师)混在明朝 TXT免费下载 红色四月 最新章节列表 王锐

时间:2017-04-28 05:07 /免费小说 / 编辑:欧阳诺
完整版小说《混在明朝》由红色四月最新写的一本传统武侠、穿越、架空历史类型的小说,本小说的主角王锐,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钱庄是以金银为主流货币在应用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杏产物,不论它发行地钱票最终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达到何种程度...

混在明朝

推荐指数:10分

小说长度:长篇

阅读所需:约1个月零5天读完

《混在明朝》在线阅读

《混在明朝》精彩章节

钱庄是以金银为主流货币在应用过程中的一种过渡产物,不论它发行地钱票最终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达到何种程度,都仍然以金银为基础货币。钱票即使能够直接购买实物,也仍然只是借条而不是货币,更不能取代金银的基础地位。

尽管发行的钱票在期成为钱庄的最大财富,尽管钱庄也借助放贷赢利。但是钱庄的主要职能仍然是为金银货币地流通提供最大的利。

简单地说,钱庄发行的钱票只是借条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并且其也没有货币发行权,这是与银行一个至关重要的区别。

近代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银行。取得了货币发行权。这样国家就可以从银行那里贷款。获得充足地资金。得以速地发展。

而中国地票号、钱庄尽管早就接近了银行。却始终没有货币发行权。也从未给朝廷贷过一分银子。

面已经多次说过关于历史上明朝灭亡地原因。很重要地一条就是其两线作战导致了财政上地崩溃。若是当初票号有货币发行权。朝廷就能够取得大笔贷款。渡过财政上地危机。结局如何很有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光景了。

其实大明朝是曾经有过纸币地。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八年(1375年)立钞法。设“钞提举司”。颁行“大明通行钞”。

可是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钞难以耐久。且这种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地纸币越来越多。钞泛滥成灾。结果在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贬值极。人民纷纷弃之。最终以失败告终。

究其本地原因。朱元璋下令发行地大明钞既不能兑现。也不能用以缴纳田赋。其发行地方式也不是通过商业机构(即银行)。而是通过发放官俸、赏赐官军和赈济灾民等方式流通于社会。而且。最本地问题是在这种通行票据法方地时候。政府并没有任何准备金。

眼下王锐虽然已经推历史的车了方向,并且除去了老魏这个最大的障碍,在火器和工业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地突破,但是大明现在的整仍然虚弱,财政上仍面临巨大的危机。

若是按部就班地慢慢发展,逐渐改革税制上的弊端和整饬吏治,令百姓休养生息,国家慢慢恢复元气,待国库有了一定的赢余再设法提高工业技术并推广开来。大发展工商产业。的确可以使大明最终走向兴盛之路。

只不过这样的速度太慢,王锐眼瞅着这么多的事情因为没钱而无法开展。先的技术也因为没钱而无法再迅速突破和推广,心里自是焦急万分,所以才想到了开设银行这个办法。

应该说这是一剂药,若是能够成功地话,就可以一举解决极大地阻碍了大明速发展的货币机制问题,而且朝廷在得到了大笔贷款,所有的事情都能够顺利地开展,大大地加速了工业化的程。至于他个人和朱由检,也会因此财源辊辊,真正地成富可敌国。

当然,这其中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这意过于超,他对金融也不是十分精通,而且封建制度本对此亦有极大的限制,所以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存在着很大失败可能。

不过王锐却充了信心,因为他和朱由检可说是眼下大明最有权的两个人了,手里掌的权和财富只能用恐怖来形容。若是他们二人真能联起手来做这件事情,天下间又有谁能挡得?现下的首要之事,当然是先想办法将朱由检“忽悠”下再说!

所以在听到朱由检发问,王锐当下将银行地作用和自己地想法详说了一遍。

朱由检听罢自是大喜,他虽然还没有完全王锐所说的那些理,但只听到朝廷会因此而得到充足地银钱,自己也不再依靠税监去搜刮民脂民膏背上一个大大的恶名就能富,焉有不欣喜若狂之理?

这些天来,如何才能当个圣明之君,让大明强盛起来这问题着实困着他,所以才终于忍不住将王锐召宫来问询。

想不到王锐的所说无一不奇,无一不新,真是令朱由检大开眼界,有茅塞顿开之,只觉得一片崭新的天地展现在自己眼,强国之策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因此王锐刚一说完,他就哈哈大笑:“好,好,太傅果然是奇思妙想,朕就答应与你一起开设这银行!”

王锐见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心中也是大喜,心说自己能忽悠着皇帝一起来做买卖,恐怕也算是从古至今的第一人了吧?

抑住内心的兴奋,对朱由检说此事也要回去候疽剃写个条陈,慢慢再商议不迟,然接着说:“皇上先别急着高兴,关于我大明的病情,臣还没有说完!”

朱由检听他还有话说,心中的兴趣又起,立刻点头说:“太傅请讲,朕洗耳恭听!”

王锐忽然犹豫起来,迟疑着说:“启禀皇上,微臣所言可能会冒犯到皇室宗族,还要先请皇上恕罪,臣这才敢讲!”

朱由检闻言一愣,随即微微一笑:“若无太傅忠心不二,也无朕的今!如果连太傅都信不过,朕还能再相信谁?你有何话但讲无妨,无论说什么朕都绝不会怪罪!”

王锐急忙跪地谢恩,然这才略一沉:“以微臣所见,除了我适才所说的诸多弊端之外,眼下我大明还有一个沉重的包袱。若是这包袱不去,皇上纵有万般治国良策,也休想能飞得起来!”

朱由检目光闪盯着王锐说:“哦?这包袱又是什么?太傅不防明言!”

王锐微微躬,不慌不忙地说:“请恕微臣冒犯,这包袱就是皇室宗族,各地的藩王!”

朱由检闻言忍不住请请凉气,目光闪了一下,随即沉不语。

王锐毫无惧,继续侃侃而谈:“太祖皇帝时,皇室宗族才不过58人而已,而到了万历爷时,见载于玉牒的宗室人,已达157000余人,眼下恐怕更是超过了20万!皇室宗族如此兴旺茂盛原本是可喜可贺,但现下亦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他略微一顿,见朱由检面倾听之,这才接着说:“按照我朝所制,宗室禄给的标准是王禄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公主及驸马2000石,郡主以下逐级递减。皇上可曾算过这是一笔多大的开支吗?以微臣所知,仅嘉靖三十一年时,全国的税粮总收入为2285万石,而各王府的岁禄开支就达853万石,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近四成,眼下这个数目恐怕是还有增加才是!若再这样发展下去,我大明的岁入再丰,也会承担不起这越来越大的开支。如此算不算一个沉重的包袱?不知皇上又以为如何?”

朱由检显然也被这个数字惊呆了,沉默不语半晌,才出了气反问:“皇室宗族乃是朕的人,难朕还能不供养不成?不知太傅可有何良策?”

王锐微微一笑,淡淡地出了两个字:“削藩!”

开了一整天的会,赶慢赶也没有来得及更新,明天争取补上.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计

第二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计

太祖皇帝为了防止儿子们间发生争权夺位的斗争,更为了加强老朱家对各地方的统治和抵御外敌,先将自己的24个儿子分封到各地做了藩王。

建藩初期,各藩王、藩府拥有较大的权。王府不仅有相傅,而且武臣由勋臣担任,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王府官可兼行省参政,为地方行政首,也可兼都指挥使,掌地方兵权。

在封国内,王拥有相当大司法、人事权,其官属除史及镇守指挥、护卫指挥由行派遣外,其余均在封国境内或所部军职内选用,藩王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境内人民有敢违犯藩王的,由王区处,朝迁及风宪官不得举问。这时的藩王是列爵治民,分藩锡土。

但到了洪武期,藩王虽有藩号,但已是列爵不治民,分封不锡土,食禄不治事。王国文官由朝迁选派,犯法时依律审判。王国百姓有侮慢王的,亦要解京审问明才能治罪,以防止藩王对封地内官民的控制,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防止藩王割据而威胁到中央集权。

待到燕王朱棣发靖难之役夺取了天下之,他担心其他藩王也会学自己的所为,建文帝的悲剧会在自己或者儿孙的上重演,因此更加加强了对各藩王的控制。

于是他或以谋反等罪名,分别削去他们的封爵、属官、护卫,取消统领驻军的权,如借故削去代王、岷王的护卫、官属,齐、谷王先被废为庶人;或者将要塞地区的藩王迁入内地,如宁王朱权迁往南昌等等。

从此藩王们失去了他们在朱元璋时代的权,由屏藩王室的实型贵族转化为了寄生型贵族。

由于有优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又不能参政、带兵。整无所事事,于是这些皇子皇孙们往往荒靡无度,广娶嫔妃妻妾,繁育出了众多地龙子龙孙,造成了今的这种局面。

而且因为天高皇帝远,无人能约束得了他们,以至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寄生集团。若是再这么发展下去的话。大明的财政早晚会有供养不起这些寄生虫的那一天。

除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以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骇人听闻地土地兼并。

藩王们除了有赐田,更加利用自己的权大肆侵占庄田,每个藩王所拥有田产辄就在数万顷上下。

仅以四川为例,1605年时,据四川巡的奏折,该省的可耕之地70%掌在诸王和豪绅手中。20%为军屯土地,平民百姓耕种的土地只有10%!万历朝时,属于皇室诸王的宗室田庄达到了接近50万顷,700多万亩,这个数字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了。

皇室宗自然是不用上税的。所以这当然极大损害了国家的岁入,而且大量失去土地地农民成了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历史上也正是这些流民们推翻了明王朝!

朱元璋当初分封藩王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他们老朱家的统治,共同来“辅皇室”。可眼下这一制度却成了严重阻碍大明发展。甚至是导致朱氏天下衰亡地最主要原因之一,这也不得不说是个极大的讽

(269 / 549)
混在明朝

混在明朝

作者:红色四月 类型:免费小说 完结: 否

★★★★★
作品打分作品详情
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