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出书版)-最新章节无弹窗-古代 吴蔚-全文无广告免费阅读

时间:2017-06-18 17:46 /免费小说 / 编辑:周平
完结小说《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出书版)》由吴蔚最新写的一本学生、玄学、军事风格的小说,主角李自成,崇祯,永历,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但弘光朝廷的按兵不冻,给了漫清朝廷以可乘之机...

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出书版)

推荐指数:10分

小说长度:中长篇

阅读所需:约5天零2小时读完

《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出书版)》在线阅读

《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出书版)》精彩章节

但弘光朝廷的按兵不,给了清朝廷以可乘之机。早在五月十二,清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就上言:“山东乃粮运之,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同月二十五,清廷派明降臣方大猷为监军副使招山东。六月初四,又派明降臣王鳌永以户、工二部侍郎名义招山东、河南。同月初十,多尔衮派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石廷柱统兵收取山东,十四派固山额真叶臣领兵收取山西。觉罗巴哈纳、石廷柱先声夺人发出檄文说:“奉摄政王令旨,各调兵马往山东等处。所过地方官民出郭接,违者以抗师治罪。”同时又以平西王吴三桂名义大张文告,云为安残黎事称“摄政王简选虎贲数十万南下,牌仰山东等处速速投降”。二十一,巴哈纳等带领的清军抵德州。德州知州张有芳惟恐贻祸地方,拜表归顺清廷。畿南、山东大批州县就这样拱手让给了清朝。从此以,多尔衮等清决策人认定没有必要承认南明弘光朝廷,脆以清代明,走统一全国之路。

而这个时候,南明朝中正纷争不休。史可法此时已离开朝廷,东林和复社成员们将希望寄托在侯方域(即著名的《桃花扇》中风流才子侯朝宗)上,因为侯方域之侯恂与左良玉的关系十分密切(侯恂曾是东林成员,魏忠贤专权期间辞官还乡。他曾为左良玉被劾贪污军饷一事辩护,因而被认为能驾驭这位不识字的鲁将军),而左良玉是这些人可能得到的唯一的军事援助者。

但左良玉足于留在湖广,而无心预朝中政事。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林和复社别无选择,只好使出他们最拿手的政治手段:通过对官吏的铨选和品评来控制文官。这样,当时最优秀的名士们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卷入了朝政中的心斗角。

马士英自然不甘示弱,他利用手中的大权,开始对东林人试图占据政府重要职位的努璃谨行反击,第一步就是推荐阮大铖为兵部侍郎。阮大铖是复社名士们的对头,但同时也是马士英的旧

东林和复社对马士英的提议群起之。但另一位东林巨子钱谦益的表现更,为了换取马士英让其继续任礼部尚书,他公开支持对阮大铖的任命。关于钱谦益为何会如此,我们将在谈及钱谦益与柳如是的一篇中详论述。

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又号石巢、百子山樵,怀宁(今安徽安庆)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与马士英同时得中会试。天启年间任职给事中,因丁忧辞官回乡。天启四年吏科都给事中职位空缺,阮大铖倚重于颇有声望的同乡左光斗,觊觎吏科都给事中这个颇有实权的人事监察岗位。负责考察官吏的赵南星、高攀龙、杨涟以为阮大铖“跺”,不可担任如此要职,打算另用魏大中。阮大铖暗中买通太监,要他扣押推用魏大中的奏疏,致使吏部不得已而推用阮大铖。

经过此番曲折,阮大铖恨赵南星、高攀龙、杨涟等人。为了和东林人作对,他依附于魏忠贤,与“阉”骨分子霍维华、杨维垣、倪文焕结成“友”,编写击东林人士的《百官图》,通过倪文焕之手到魏忠贤的案头。

阮大铖为人险,城府很。他害怕遭到东林人士报复,《百官图》事件还不到一个月,急忙辞官而归。不久,杨涟左光斗诸君子被“阉”迫害致,阮大铖诩诩自矜。之他被起用为太常少卿,向魏忠贤极尽献之能事,又怕政局有,魏忠贤不足以久依靠,每次觐见之,就重贿魏府门,收回名,以免留下痕迹。几个月以,工于心计的阮大铖还是辞职离开了官场这个是非之地。

这个阮大铖,《明史》说他“机猾贼,有才藻”,对他的刻划是入木三分的。他依附魏忠贤而升官,既要献又要不痕迹,稍有风吹草立即从官场抽自保,都是“机猾贼”的表现。

崇祯帝上台之,虽以“逆案”为名铲除阉,然而,阮大铖“见风使舵”,逃过此劫。当左光斗在朝廷中炙手可热之时,阮大铖又攀附于左光斗。来,左光斗因在争中失利于监狱。阮大铖却在这场权的角逐中,“幸免于难”,只是处徒刑三年,准许纳赎为民,但永不叙用。正如黄宗羲所言:“先帝(崇祯)初立,左魏颂怨,皆戈于阮大铖。”

崇祯八年(1635年),李自成的农民军入安徽,阮大铖避居南京,开始招纳游侠,谈兵说剑,图谋以“边才”的份而被起用。这个并不懂军事的文人显然很想在世中施展一下手,以摆脱“永不叙用”的尴尬境地。

为了冲淡“逆案中人”的印象,扫除“永不叙用”的障碍,他在南京极讨好东林与复社名士,企图改自己的政治形象。阮大铖的政治心被复社人士所察觉,担心阮大铖成为魏忠贤第二,决定联手予以击。陈贞慧起草了声讨阮大铖的檄文,以顾杲、陈贞慧等人名义,密函分寄各处,征陈子龙、方以智、杨廷枢等复社名士的支持。

崇祯十二年(1639年),复社人士趁南京乡试的机会,在淮清桥桃叶渡的冒襄寓所,召开复社金陵大会,复社名士与天启年间遭“阉”迫害致的东林遗孤,纷纷声讨“逆案中人”阮大铖,并正式发表《留都防公揭》。这是一篇声讨阮大铖罪状的檄文,文中揭阮大铖“献策魏珰,倾残善类”、“险叵测,猖狂无忌”,并指出如果阮大铖得志,“杲亦请以一当之,以存此一段公论,以寒天下臣贼子之胆”。

在《留都防公揭》上签名的有一百四十二人,领衔的是东林子代表顾杲和黄宗羲。

《留都防公揭》发表,“大铖惧,乃闭门谢客,独与士英相结”。因为这件事,阮大铖与东林复社人结下仇大恨。

来,阮大铖还曾经不惜重金,撮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与秦淮名君的婚事,来为侯方域觉察,设法筹集资金,将钱退还给了阮大铖。阮大铖为此砷砷忌恨侯方域。

阮大铖人品虽恶,却颇有才华,诗文俱佳,善词曲。他所作传奇戏曲情节曲折离奇,关目布置和曲辞科都很下功夫,艺术上有相当功。钱钟书先生曾在《谈艺录》中说,对于阮大铖“固不宜因人而斥其文,亦只可因文而惜其人”。阮家的戏班在南京很有名声,阮大铖自己也能自执板唱曲。(附阮大铖诗碑图)

如同他本人擅写的传奇,阮大铖的亦颇有传奇。顺治二年(1645年)南京为清兵所破,阮大铖逃至浙江方国安军中。次年,投降清,并领清兵破金华,从仙霞岭。仙霞岭是从浙江入福建的天险,当时杨文骢在那里设伏。

杨文骢字龙友,明末大画家董其昌的子,也是当时知名的画家。杨文骢是马士英的戚,但他与复社人士来往甚密,是夏允彝等人的好友,还是几社的创办人之一。杨文骢曾经出钱帮助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为秦淮名君梳拢(杨文骢与阮大铖是旧,当初梳拢李君的钱就是阮大铖假托杨文骢的名义出的,目的是为了拉拢侯方域),但他一生中最出名的事却是——将李君鲜血染绢扇画成了灼灼人的桃花图。

『注:梳拢是院行话。女在未接客之是结为发辫的,接客之才开始梳髻,做梳拢。所以梳拢又常常指女第一次接客。按当时的风尚,如果哪位客人钟情于一个女,只要出资举办一个隆重的仪式,再给院一笔重金,这个女就可以专门为这一位客人务了。』

在仙霞岭,戏剧的一幕发生了,正当阮大铖与杨文骢远远相对、相互怒目而视的时候,阮大铖突然中风,头面仲瘴,倒在石上而

但仙霞岭一役,清军大胜,杨文骢重伤被俘,不屈而

《桃花扇》中的这两位穿针引线的人物就这样在了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事件。

重新回到南明争的话题。弘光皇帝朱由崧酗酒好,追欢逐乐,不以国事为念。他总说:“天下事,有老马在”,把军国重事委托给马士英,自己则同一班佞倖着昏天黑地的当。在这样的状况下,马士英大权在,这场争最终以东林和复社的失败而告终,也是不足为奇的。兵部侍郎吕大器、大学士高弘图、姜曰广、吏部尚书张慎言等人相继被排挤出朝;阮大铖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不久又兼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等职。

阮大铖走马上任,据李清著《南渡记》载:“大铖自受事以来,凡察处降补各员,贿足则用。”阮大铖惟利是图的德行可见一斑,当时的民谣唱:“职方贱如,都督街走。”

阮大铖机狡猾,自然也忘不了要报复那些曾经打击过他的东林和复社名士们,他对马士英说:“孔门子三千,而复社聚徒至今,不反何待?”

机会果然来了,阮大铖突然留意到有一些北京的东林人投降过李自成,于是他很容易地将江南士民的愤引向那些曾经投降过李自成的东林人,比如我们在面的篇章中提到过的陈名夏。于是那些从北方逃来的投降过大顺政权的明官员被入南京。

史可法当时正在扬州釜尉高杰,他在扬州城外的大营中得知这些十分震惊,立即致疏朝廷,表示不赞成拒绝北方官员南下的作法。他建议:“诸臣原籍北土者,宜令投呈吏、兵二部,注名录用,否则绝其南归之心。”

但此时在马士英和阮大铖的怂恿下,吴地缙绅却群情愤,坚决反对宽恕那些叛臣。南明政府随即颁布了杨汝成、项煜、陈名夏、徐汧等“北都从贼诸臣罪状”,杨汝成等人的住宅立即受到以生员为主的徒们的袭击。这种状况迫使那些孤立无援的从贼官员又纷纷逃回北方,加入了清政府。

阮大铖抓住机会,开始对复社成员行打击报复,《桃花扇》对此有如下描写:

〖凶凶的缧绁在手,

忙忙的捉人飞走;

小复社没个东林救,

新马阮接着崔田

堪忧!

昏君相,

为别人公报私仇。〗

侯方域显然是阮大铖寻报复的主要目标,但侯方域事先得到了消息,抢先逃去扬州,投到史可法门下。而他的人李君则被阮大铖报复地强嫁给佥都御史田仰,演出了血染桃花扇的一幕。

【五 南渡三案】

朱由崧登上了皇帝的座,挫败了某些东林-复社人士拥立潞王朱常淓的计划。围绕帝位的心斗角,并没有就此平息。弘光立国一年之内,先发生了“妖僧”大悲、伪太子、“童妃”三大案。这三个案件表面上是孤立的,互不相涉,却都贯穿着对弘光皇帝朱由崧继统不的政治背景。

〔第一件 大悲案〕

1644年十二月,忽然有个和尚来到南京,自称是明朝王,从兵中逃出做了和尚。弘光帝派官员审讯他的来历,大悲起初信开河说崇祯时封他为齐王,他没有接受,又改封吴王。大悲还肆无忌惮地说自己与潞王有联系,声称“潞王恩施百姓,人人之,该与他作正位”。弘光君臣见他语无次,形迹可疑,严加刑讯,才清大悲是徽州人,在苏州为僧,确实是个骗子。

但是,一些人认为他的陈述证明他了解包括福王在内的一些藩王的情况,而掌权的人不愿把这些情况饱陋出来。不论大悲和尚是真疯还是装疯,因为又提起了福王和潞王之争,负责审问的官员都想些在暗中了结此案。

只有阮大铖看出有追究的理由,他抓住大悲在供词中提到钱谦益(钱被视为与东林和复社有牵连的人)这一情节,开了一份赞成潞王和唆大悲颠覆弘光朝廷的人的黑名单。这份黑名单中共有一百四十三人,其中有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以及其他东林和复社的名士们。

事有凑巧,阮大铖还没来得及下令逮捕这些人,钱谦益已经上疏批驳大悲的供词漏洞百出,不堪一击。钱谦益并不知黑名单的事,他主要是针对大悲提及他的指控。但这样一来,事情就公开化了。

这个时候,马士英不想将事矿大,制止了阮大铖的黑名单行为。1645年三月二十七,经过九卿科会审,大悲被处斩。

〔第二件 假太子案〕

就在大悲和尚出现在南京的同一天,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王之明的少年,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发现少年内织有龙纹,惊问其分,少年自称是皇太子。抵南京,高梦箕难辨真假,急忙往苏州、杭州一带隐蔽。可是,这少年经常招摇于众,出贵倨的样子,引起人们的注意,背窃窃私议。高梦箕不得已密奏朝廷,弘光帝派遣内官持御札宣召。

弘光元年(1645)三月初一,这个少年从浙江金华到了南京,被付锦卫冯可宗处看管。第二天,弘光帝面谕群臣:“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养优恤,不令失所。”随令侯、伯、九卿、翰林、科、等官同往审视。大学士王铎曾经担任东宫官三年,自然熟悉太子的模样,一眼就看出是人假冒。

弘光立国之时许多官员曾经在崇祯朝廷上任职,见过太子朱慈烺的并不止王铎一个。如曾经担任东宫讲官的刘正宗、李景廉“皆言太子眉于目”,他们看了伪太子之都不认;弘光帝“又命旧东宫伴读太监丘执中往认。之明见执中,亦不识也。于是群疑稍解”。时任协理詹事府事礼部尚书的黄周记载:“王之明者,顽童,故驸马都尉王昺之侄孙,途穷附高鸿胪之仆穆虎者南趋苟活,而穆虎居为利,遂谓子舆复出也。廷诘之,诸讲官侍从谂视无一似东朝者,之明亦茫然。而靖南疏至,辄持两端,讼言不可诛,诛之祸起。”

(21 / 50)
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出书版)

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出书版)

作者:吴蔚 类型:免费小说 完结: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详情
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