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集注朱棣,在线免费阅读,无广告阅读

时间:2022-07-22 18:17 /免费小说 / 编辑:宸王
小说主人公是须菩提,故云,福德的小说叫做《金刚经集注》,本小说的作者是朱棣最新写的一本勇猛、天才流、法宝类型的小说,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瑟...

金刚经集注

推荐指数:10分

小说长度:短篇

阅读所需:约2小时读完

《金刚经集注》在线阅读

《金刚经集注》第14部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陀洹。斯陀。阿那。阿罗汉。此四罗汉在一切凡夫人为第一。佛告弥勒菩萨。于法华经尝言之矣。告大慧菩萨。于楞伽经亦详言之。大涅槃经。佛言有比丘得须沱洹果。斯陀果。阿那果。阿罗汉果。当勤修习奢他。毗婆舍那二法。大般若经有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正此之所谓四果也。又云修行般若波罗多时。不著预流果。不著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抑又见四罗汉得是果。而不存所得心也。今我佛恐四罗汉不知以无念为宗。尚萌所得之念。故设四问以为能作得果得之念不。须菩提皆以不也答之。复为之辨论。以形容其所得之实。夫入流者。初入其门得预圣人之流也。须陀洹已证入流之果。名为入流。且心无所得。故曰而无所入。其所以无所入者。不入六尘境界耳。名须陀洹其以是欤。

问第一果须陀洹者。知是妄。入无为之理。断除人我执著之相。以无取心。契无得理。无取则心空。无得乃理。虽然能舍□重烦恼。而未能离微烦恼。此人不入地狱。不作修罗饿鬼异类之。此谓学人悟初果也。

夫烦恼者菩提之本也。若人照了练习。可为出世之法。譬如高源陆地不生莲花。莲花生于淤泥浊也。又云烦恼勿令损于菩提心。譬如月翳于烟云。而月必无损也。珠玉落于泥滓。珠玉亦无损也。莫管烦恼障。但存菩提心。入流者。谓舍凡入圣。初入圣流也。而无所入者。修无漏业。不入六尘。然终未能舍离尘境。

舍凡初入圣。烦恼渐微。断除人我执。创始证无为。缘尘及见今者乃知非反人天。趣不知归。不入味触法者。厌喧静。六尘之境。于念未忘。所以不入味触法也。

报缘未谢。于人间世上有许多涉。应须处之使绰绰然有余裕始得。人生各随缘分。不必厌喧静。但令虚外顺。虽在闹市沸汤。亦恬然安稳。才有毫见。即打不过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能作是念。我得斯陀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

一往来者。一生天上。一生人。得涅槃。故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者。证无为果时。不见往来相也。

斯陀人。名一往来。行从天上却得人间生。从人间。却生天上竟。界九品思。断六品尽。名斯陀洹果。大乘斯陀者。目睹诸境。心有一生一灭。无第二生灭。故名一往来。

一往来者。但瑟绅一次往来天上人间。而真遍虚空世界。岂有往来哉。故此瑟绅往来非为真实。但虚名为一往来而已。故云实无往来。以瑟绅非真实故也。

一往来者。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不复再来人间也。斯陀已证一来之果。名一往来。且心无所得。而实无生灭相。名斯陀其以是欤。

问第二果斯陀者。是渐修精之行。修无漏业。念念不住六尘境界。然终未有湛然清净之心。一往来者。谓人间报谢。一往天上。却来受生也。实无往来者。谓念才著。念即觉。是无得果之心。心既无我。谁云往来。故曰而实无往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能作是念。我得阿那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

梵语阿那。此翻不来。已断界思。更不来生界。故名不来而实无不来者。谓不计不来相也。

不来者。谓不来界受生也。阿那已证不来之果。名为不来。且心无所得。而实无不来之相。名阿那。以是之故。岂他在耶。

第果阿那者。已悟人法俱空。渐修精。念念不退菩提之心。名为不来者。谓能断除。内无心。外无境。已离界。不来受生。故名不来。心空无我。孰谓不来。故云而实无不来也。

舍凡初入圣。烦恼渐微。断除人我执。创始至无为。缘尘及见。今者乃知非。返人天。趋不知归。(佛说四十二章经曰。佛言阿罗汉者。能飞行化。旷劫寿命。住天地。次为阿那。阿那者。寿终灵上十九天。于彼证阿罗汉。次为斯陀。斯陀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一上天上。一还人间。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生。证阿罗汉。又十六菩萨因果颂。阿氏多尊者颂曰。万行周通能觉住。驱除烦恼更勤修。生方成。初等陀洹入圣流。子荣曰。返人天者。度往返天上人间受生。谓初果须陀洹人。趣不知归者。第四果证得阿罗汉。已悟人法二空。怕染著世间生。一向灰心灭智。入无余界。沉空灭。不来尘世。化导度生。为有智无悲。不能入生界且自利也。)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颂曰。位声闻已出尘。往来静有疏。明明四果元无果。幻化空即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阿罗汉者。无生也。相灭生尽。谓之无生。若有计念。则见我人起相也。有注云。阿罗汉者。生已尽。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有。故于诸相诸法实无所得。更不于界内受生。故名不生。

阿罗汉者。名义。一杀烦恼使。二报不来。应受人天供养。亦谓之无学果。自初果至阿罗汉果。无别有法。皆同证此无为之。无可取舍。故云实无等。又曰。若阿罗汉起得果之念。即有著我人等过。

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名阿罗汉。阿罗汉心行般若波罗故。法得是。若自有法。是所得心未除。何以称是名哉。故曰。实无有法名阿罗汉。法华经云。于诸法不受。亦得阿罗汉。正谓此耳。自须陀洹而至于阿罗汉。自得果而至于得。如是次第修。则菩提无上。可以次第到。

四果修行。名四不还。须陀洹名为入流者。随顺世间也。而无所入者。本空故。居尘不染尘之说。斯陀名一往来者。瑟绅虽有来去。而法湛然不。而实无往来也。阿那名为不来者。离生义。而实无不来者。假名不来。实无静。阿罗汉能作是念而得者。是为著相。实无有法。但假名为阿罗汉。

世尊者。启咨之辞也。念者。萌之于心也。须菩提启咨世尊曰。设若阿罗汉作得之念。是萌所得心。则四著谬妄。无不为已。故曰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问第四果阿罗汉者。此是梵语。由须菩提当此果也。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实无有法者。谓无烦恼可断。无贪嗔可离。情无逆顺。境智俱亡。岂有得果之心。我心既空。无得念。若于有得。于法有名。是凡夫之行。即著我人众生寿者相也。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昧。人最为第一。是第一离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阿罗汉。

昧梵音。此云正受。亦云正见。远离九十五种见。是名正见。

梵语昧。亦云地。亦云提。此云正定。亦云正受。乃谓入定思想法也。正定者谓入定之法正也。正受者谓定所想境界。而受之非是妄想。故云正受。世人不知此理。乃谓昧为妙趣(去声)之意。故以善于点茶者。谓得点茶昧。善于简牍者。谓得简牍昧。此皆不知出处。妄为此说也。于此昧人之。须菩提为第一。

无诤者。涅槃经云。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立不移处。一念不生。诸法无诤。言昧者。得此无诤精妙之处。于诸子最为第一。

昧者。梵语也。此名正定。心心无生灭。名为正定。故云昧。人最为第一。离阿罗汉者。能离一切法。亦无离之心。微四相。皆已灭尽。染不生。故谓之离耳。又曰无我心。不作是念。我是离果者。若作是念。即是心有生灭。不名离阿罗汉也。

把定则云横谷。放行则月落寒潭。颂曰。唤马何曾马。呼牛未必牛。两头都放下。一昧休。六门迸出辽天鹘。独步乾坤总不收。(六祖坛经曰。六门。六也。禅宗禅古云瑞曰。赵州放出辽天鹘。鹘乎骨切。)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兰那。此翻无诤。世尊虽称叹我。我实不作是念。若作是念。世尊不应记我无诤之行最为第一。又曰离界。证四果法。得无诤昧。方受须菩提名。以须菩提翻为空生。故云是乐阿兰那行。若计著实有所行。则非无诤行也。

昧梵语。此言正受也。无生法忍。证灭乐。是所谓无诤昧也。华严经云。有诤说生。无诤即涅槃。六祖偈曰。诤是胜负心。与相违背。生四相心。何由得昧。须菩提证真空无相之妙。得六万昧。而无诤昧为最。以昧超出物表。不为物役。名为第一离阿罗汉宜矣。且启咨世尊曰。我不作如是之念。则须菩提不存所得心可知。又曰须菩提恐大众不知去所得心。是以启咨世尊。至于再四。我者须菩提自称也。须菩提者。亦自称也。乐者好也。阿兰那梵语。无诤之谓也。言乐阿兰那行者。即是好无诤行之人也。夫萌之于心者曰念。见于修为者曰行。有所行则必有是行。(去声)有是行则必有所得。须菩提得无诤昧。有是行故也。且曰无所行者。盖以心无所得也。有是行而心无所得。宜乎世尊以乐阿兰那行名之也。

若阿罗汉生一妄念作有所得想。即著四相。佛说我得无诤昧人最为第一。无诤者佛大千。无有斗诤。昧者唐言正见。人第一。无斗诤也。是第一离阿罗汉者。六顿空也。阿兰那行者。无人我行也。是乐阿兰那行者。穷其本。毕竟实无所行。所行谓之行。乐者。也。

阿兰那者。是梵语也。此名无诤。心若作是念。心有生灭。即是有诤心。须菩提实无所行。是无生灭。所以佛许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只如今一切诸法。若于藏府有留。是不出网。但有所所得。生心念。尽是椰杆。若藏府都无所。都无所得。此人诸恶不生。人我不起。是纳须弥于芥子。不起一切贪嗔。是能四大海。不受一切喜怒语言入耳。于一切境。不。不嗔不喜。刮削并当得净洁。是无事人。胜一切知解精头陀。是名有天眼。是名有法界。是作车载因果。是佛出世度众生。

无生即无灭。无我复无人。永除烦恼障。。(子荣曰。出生苦。更不受阜牧胞胎之。)境亡心亦灭。无复起贪嗔。无悲空有智。翛(思邀切)然独任真。(子荣曰。无悲空有智。翛然独任真者。为方证得果。悟人法空。更有余习。一向沉空趋。为不敢入众生生海。化众生。方有智慧。未全悲愍之心。故云空有智。)

认著依还不是。颂曰。蚌隐明珠。石藏碧玉。有麝自然。何用当风立。活计看来恰似无。应用头头皆足。

(14 / 38)
金刚经集注

金刚经集注

作者:朱棣 类型:免费小说 完结: 否

★★★★★
作品打分作品详情
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